美国如何安排博士就业?
1. 首先,读PhD 不是一种“职业”,读完 PhD 了也不一定会做科研,所以谈论“就业”其实是很模糊的概念。 但既然题主提到了,就谈谈一般情况吧。 以我们系为例(CS),每年招进来的 Postdoc 和 visiting scholar 大约是 50 人左右,其中大约 30-40% 是本硕都是美国本土学校的。这些学生来读的目的很纯粹,就是找工作(拿OPT)的,因此从进校开始,学校就会帮他们不停地看各个公司的招聘启事,联系内推,组织面试等等。以计算机专业而言,好的公司像 FAANG 基本研究生毕业年薪就能到 12 万美金以上(Google 的 offer 基本上都能拿到这样的 package)。如果读到这里你还想申请个 masters 然后再找一份工作,那年薪更是轻松 15 万以上。以这个收入在美国生活,就算没有车没房也没贷,单身,没什么开销的话,攒钱买房过小日子的标准也差不多要两年半才能凑齐首付。 如果在读期间能抓住各种机会练好技术,搞点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那就更完美了,对找工作会有额外的加分。
当然也有不追求高薪水,而追求创新,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的。这种人也大有人在,而且往往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不过这类人不讨论“就业率”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找一个“好工作”。 2. 从题主的描述里明显能看到他对于 “就业” 的担心。我想说的是,虽然美国整体上的就业环境比中国要好很多,但是找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以我自身的经验来讲,我曾在两个不同的硕士项目(都是STEM 专业)各读了两年,拿了两个硕士学位(一个 MS in Computer Science 一个 MA in Data Science),然后找了两个月的工作才拿到 offer。中间我投过的简历和收到的拒信不计其数。 所以说,只要你找到了一份工作,无论它好不好,高不高级,先干着再说。这样最稳妥。只要你有稳定的工作,合法的身份,一切都可以慢慢来。等到你适应了美国的环境,有了一定的人脉和积蓄之后,再作打算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