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外合作是什么意思?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实施外 国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简称"合办校"或"合办学"。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国实行中外合作办学资格认定制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须由政府授权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并公布名单,未经认定的项目不予认可其学历学位,并不得颁发外国学历证书。
目前全国在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计578个(不含港澳);其中本科教育阶段492个,占86%,专科教育阶段83个,占13%。 在这些项目中,具有政府办学性质的202个,占比35%;民办高校主办的309个,占比53%。 从行业分布来看,大部分合作项目集中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分别有491个、82个,占全部项目的86%、13%。 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部(培训中心)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有36个,主要开展在职教育培训,学习内容以专业课程为主。
与20年前相比,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态势--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双向并举到现在更加突出学历教育,从单纯的外语能力培训到全方位的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正在由"试点"变为"示范",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国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