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研究生几年?
1.从2014年开始,绝大多数学校都改为3年制了(当然,这个改变是逐步实现的,2014年是最后一个学年实行的) 2.现在多数学校的金融专业都是实行3+1模式,即前三年本科教育,第四年在实习或考研。部分高校有1+2+1的模式 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
第一年和第二年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以及上大一的课程;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学习实操技能;最后一年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或者跨校复合专业的研究生。
3.少数高校仍然执行的是4年制,如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但此类学校一般只招收本科为金融学专业的考生,并且对原本科专业要求较高。 除了以上关于学制的问题外,考生还要考虑其他相关的因素,如学费、奖学金、毕业就业等问题。
一、学制的区别 目前国内各院校的金融学研究生主要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其中,全日制硕士又包括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和专业硕士(简称“专硕”),非全日制硕士主要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非全硕”)。 从学习的年限上看,除个别院校以外,大多数学校的学硕基本都是读两年,专硕都是读三年。 不过,目前有很多院校开始实行“1+1+1”的培养模式,也就是第一年课程学习加实践(专硕)或者实习(学硕),第二、三年进行论文研究,这种模式将压缩原有的学习时间,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具体请参考相应学校具体的规定。
二、考试方式的差别 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需要考在职研究生统考外,其他多数的专业都参加初试全国联考,也就是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答案。
在初试科目上,一般由政治、外语、数学和专业课组成,具体的考试科目需要参照目标院校的简章。 在复试阶段,各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会包含外语听力口语、专业课问答、自我介绍、抽题答辩等多种环节。
三、证书的区别 学历证和学位证是证明学生学历能力的有效证件,两者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报考全日制专硕(双证)在毕业后可以拿到这两个证件;而报考非全日制专硕(单证)或者在职研统考(含双证)的学员一般在入学的时候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在毕业的时候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职研统考的双证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都是最高的,因为其属于学历教育,与全日制统招研究生完全一样,只是获取证书的途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