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学院旁边是什么学校?
IC旁边啊,那不就是UCL嘛(虽然地理位置上离IC远着呢) 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823年。 当时英国只有两所学校授予学位,一所是牛津大学,另一所就是剑桥大学。这两所老资格的英国名校一直是秉承“只认学术不认人”的录取原则,只要你的成绩够,就可以被录取。 但是,IC和UCL这两所建校不到200年的年轻院校对此表示不服气。特别是当IC的学生在各项赛事上拿到名次后,他们往往会“顺手牵羊”把优秀的学生抢过来给自己用,而UCL也是一样的不服气,于是两所学校的“争斗”就开始了。
到了现在,两校之间“明争暗斗”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比如每至申请季,就有很多UCL的同学抱怨自己的offer来得太迟,而被IC抢走的前五名申请者却早已如愿以偿;而在入学后,一些课程的成绩榜单也常常出现UCL学生分数比IC高但却被挤掉的诡异场景。 而这背后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其实啊,要说到两校之间的爱恨情仇,就不得不先从G5超级精英大学的选拔机制说起。 众所周知,能够进入G5高校学习,学生的本科出身必然都是顶尖的。但问题在于,每一个学科领域能够容纳的学生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足够好,那么他不管申请哪个学校哪个专业,一般来说都能被录取。然而,一旦这个学生的成绩好到一定水准,而且他又同时具备相关领域的实习/项目经历,那就更大概率会被这些顶尖院校抢走了。 如果一个同学同时拿到了IC和UCL的offer,而且他的背景也符合上述情况,那最后这个人选就会成为两校争夺的对象了。而一旦这样一个“香饽饽”选择了UCL,自然就会在IC心里留下一个梗。
所以你看,不是IC和UCL谁比谁差的问题,而是一个“抢状元”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抢”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并且需要排队等名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