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院士是什么水平?

班霏儿班霏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由《科学》杂志主编、澳大利亚院士Jürgen Hauer编写的《澳大利亚科学家》一书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Hauer对150多年以来的澳大利亚科学史做了脉络清晰的梳理。这本书一版再版,备受赞誉。 作为享誉国际的华裔科学家(他因在纳米技术领域的贡献而当选2006年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我们邀请胡教授为该书中文版作序。虽然胡教授的科研领域主要在材料科学和物理学,他对生物学的造诣同样深厚。

下面是他的译著《澳大利亚科学家》一书的简介—— 《澳大利亚科学家》一书讲述了澳大利亚杰出的科学家们的工作,这些科学家对澳大利亚的科学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澳大利亚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趋势;可以感受到一个年轻国家的开拓者的勇气和雄心。正如书中讲述的那样,这些科学家不仅改变了他们所从事的学科面貌,而且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无穷的活力与动力。 这些科学家是时代的风云人物。其中一些人获得了世界级声誉,并在某些情况下改变了他们对人类知识做出的巨大奉献被载入史册。还有一些人虽然未能获得世界级的声誉,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国家的人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他们都是那个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创新者。

通过阅读和了解这些人的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科学的真谛及科学家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原。不要为别人所做的而感到沮丧或懊悔--应该为那些尚未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兴奋和激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天赋,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并从中有所收获。

蔺姓蔺姓优质答主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澳洲院士吧,澳洲每个学科和工程领域,都设有澳洲科学院院士(Academy of Science),澳洲工程院院士(Academy of Engineering),澳洲社会科学院院士(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这三个组织,相当于我国科学院的学部。当选为这三个组织的院士,等于是成为了澳洲在这些领域最顶级的专家,一般而言,其学术水平在亚太区域都是名列前茅的。根据各个学院数据的联合分析得出,在这三个学院的将近1200名院士中,获得诺贝尔奖的院士有12位。

在澳洲,几乎每年都有华人当选为院士,比如最近被选为工程院院士的悉尼大学教授Ting Gu 与Deakin University 教授Maria Forsyth ,以及去年当选为科学院院士的La Trobe University教授Maik Miller,都是在澳洲工作的知名华人学者,这三人中,Ting与Miller 也是他们的学院在澳洲最年轻的院士。这足以说明,在澳洲的华人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也是做的非常优秀的。

另外一方面,澳洲的大学本身有着非常广泛的国际科学研究视野,也会和世界各地的大学进行持续的科研合作,尤其在华人地区,和国内、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研究机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很多在澳洲的华人学者,也会和自己华人地区的研究机构进行着大量的合作研究,这些持续的科研产出,对于他们在澳洲成为院士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当然,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华人本身在科研工作中的刻苦和努力,华人科学家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够在激烈的院士提名中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资深专家。

最后,以三位刚刚当选的华人院士为例,介绍下成为澳洲院士的基本要求:

以工科为例,Ting教授在澳洲做博士和博后5年后,于2003年成为RMIT材料系副教授,2007年成为教授。在2013年获得了ARC Future Felt Fellowship (ARC 是澳洲最富盛名的科研基金机构, Future Fellowship 是为国际公认的在研究领域有很突出的业绩和取得很大进展的教授级人才所设置的基金项目。一般而言,获得Future Fellowship的申请者,都是各大学相关领域的顶尖教授),期间在2014年转到悉尼大学成为教授。在2017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同样当选工程院院士的Maria 教授,在成为Deakin大学教授后11年当选。

而自然科学的例子中, Miller教授在德国完成博士研究,在英国获得博士后培训,后于2005年在La Trobe 大学成为助理教授,在澳洲工作10年后成为终生教职副教授,2016年成为教授,2017年当选为澳洲科学院院士。在获得教职后的近20年时间里,获得过ERC (欧盟)和ARC等杰出科研基金,以及澳大利亚拉克斯科学奖(这是澳大利亚的国家科学奖,每两年在各个领域评选出12位获奖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