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术型硕士(2年) 这一类型一般是以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为主要目标,偏重于理论探索,学生毕业后通常都能从事理论研究。 专业的选择面也较为广泛,几乎各个学科都有相关硕士点,比如经济学的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哲学的宗教学;法学的中国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等。

1. 学术型硕士(2年) 这一类型一般是以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为主要目标,偏重于理论探索,学生毕业后通常都能从事理论研究。 专业的选择面也较为广泛,几乎各个学科都有相关硕士点,比如经济学的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哲学的宗教学;法学的中国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等。
不知道同学具体申的是什么专业呢~ 以申请难度较低的建筑学专业为例,大多数公立大学要求申请人本科至少修读60个学分以上的建筑相关课程(不包括建筑学相关专业);少数大学的少数专业只需要申请人有40多个学分的建筑相关课程。
韩国研究生分为授课型和研究型,两种类型学制不同; 授课型研究生一般在2年左右完成所有课程,期间有寒暑假,每学期开学初期或者末期都有入学考试(个别学校没有入学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继续修读接下来的课程,最后撰写论文答辩即可申请毕业; 研究型研究生学制比较灵活,一般无固定学制,根据学校和导师要求,
1、金融硕士基本学制是两年,大部分学校是2年制。 (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的金融专硕是3年)2、部分学校的金融专硕是2.5或者3年。
题主好,本人UofT MIM 2017-2019, 现在的HR,可以解答你的部分问题。首先,MMPA肯定要比MIFA难申请一些,因为MMPA是master’s program而Mifa是phd,从学生本身的背景要求上而言,mmpa对学生本科的quant和stat background要求更严格一些。
1年 或者 1.5 年(含暑假) 以我们最近一个毕业的学生为例,从3月开始入学,6月结束春季课程,7月暑期课程开始到8月底结束,9月进入秋季课程,12月最后两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1月初完成博士答辩,1月中旬拿到博士学位,整个周期1.5年左右吧!
本人工作十余年,毕业的学校也是国内一流名校,研究所有关系,可以帮内推,所以对于找工作的流程还是比较熟悉的。 找工作这个事吧,其实挺看运气和时机的。你像去年一年我帮助不少同学拿到了比较满意的offer.但也有同学像我咨询的时候,我已经无位置内推了,因为用人单位已经陆续收到学生简历,开始秋招了。
1、专业型硕士(Master of Professional),又称职业型硕士、在职硕士,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全日制学习,一般2-3年,一种是周末学习,2.5年左右;2、学术型硕士(Master of Academic),又叫科研型硕士、传统硕士,一般是脱产在校学习的,学制一般为3年 专业型硕士:
一般申请美国的硕士,是每年的10月到第2年的2月之间完成所有的申请材料和递交,然后等待学校的回复,从2月份开始陆续收到学校的offer; 当然也有部分学校或者专业在9月份就发放offer的,一般这种情况多是对于申请者非常感兴趣,或者申请人本身的条件真的非常优秀!
申请香港院校不用GMAT,但申请商学院专业会更有优势! 港大会根据你提交的材料评估你是否具有就读该专业的资格,如果满足条件则会发放offer;反之则不会。因此想要增加自身的录取概率,在申请阶段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与所申专业相关的背景条件和综合素质。
我是今年上岸的港校生,可以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香港招收的是研究生,而不是大陆本科生的保研直博。所以没有说大陆学校保研过去一说。(这里说的是正常录取,不是调剂)。其次我们要明确为什么去香港读研。我觉得大概是因为两点吧第一是港校排名高。
本人17考研 ,工科跨考金融,初试404,复试86.2,总分第3录取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含笔试+面试)。 我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个典型的工科男,从高中就立志要考一个很好的大学学习金融(因为家里有人是大学教授,所以从小就在我心中金融专业是一个极其高大上并且非常值得学习的学科)。
我觉得最好合租,有几种原因1.省钱 两个人平摊房租和生活费能省很多钱;2.方便 合租可以共同分担水电天然气网费等生活开销,还可以共同做饭,节约生活费(毕竟实验室也不发饭钱!
这个分数建议申请个学校的双录取,先过来读语言,通过后再安排正课的申请情况 不知道楼主是想申请美国的硕士还是博士?
1. 研究生入学考试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五号到二月底报名,十二月底或一月初现场确认(具体看省份),然后三月中旬打印准考证,四月份参加考试。 2. 复试一般在五月底开始进行,学校自行决定比例和流程,不过都是择优录取原则。大部分学校是在四月末公布一志愿复试名单,五月末公布调剂复试名单。
1.首先,从个人发展来说呢,我觉得学没学到什么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不太赞同。 既然你都能考到英国的研究生了,说明你本科的成绩和绩点都是不错的,那证明你的学习能力是没问题的。在UoM,大多数的课程考试是论文+考试(期末考试)的形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的,论文占60%的考试成绩。
同学,你好! 英国硕士毕业一般没有学位证书的,只有毕业证(毕业证上会有具体分数)。只有博士学位才有学位证,也就是Master by Research或者Master by Coursework。你说的应该是distinction吧。这是英国本科和硕士阶段的最高荣誉了。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港中文的商学院都是公认的好,特别是港大,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些学校的授课型硕士一般一年开课两次,春季和秋季,每个班级大概20-30人,教授对每个学生都非常nice,课后答疑也很热情,作业考试都蛮多,但是难度都不太大。
16年十月到现在,从最开始的无知少女,到后来的慢慢了解,再到后来决定申请该校,办理材料,收到offer,准备签证,直到十二月顺利拿到签证,今年二月赴英,期间种种不易,现在终于到了这个人生的转折点--即将赴英开学啦! 先上offer。
本人,18年,拿到Utrecht的土木硕士,TUD和Delft也有申请,虽然都拿到了拒信,不过都是邮件回复说是我的条件不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条件)。